2025-07-04 2055 0
近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在《光明日报》发表《土木工程并不“土”》一文,以系统性视角破解行业认知误区,深度剖析学科转型路径,在土木工程界引发“现象级”传播。文章通过驳斥“天坑专业”等片面论断,揭示土木工程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并首次提出“第四次飞跃”理论,为行业数字化转型锚定坐标,业内专家学者、青年从业者及高校师生纷纷转发热议,形成全行业的认知革新浪潮。基础工程网梳理核心观点如下:
钱七虎院士
一
回应“天坑”误区
土木工程是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的基石
钱七虎指出,土木工程绝非“低端”学科,而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01
民生保障
从能源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到城市更新,土木工程覆盖衣食住行全领域。当前我国城市存量改造需求激增,地下空间开发、韧性城市建设等新赛道亟待突破。
02
国家战略
作为“一带一路”名片,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帕德玛大桥等标志性工程彰显中国建造实力;国防工程与防护工程更是国家安全体系的关键防线。
03
学科价值
人工智能时代,土木工程正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力跃升,成为科学前沿学科。
二
学科四次飞跃
从材料革命到智能融合
钱七虎梳理土木工程发展历程,提出当前正经历第四次质变:
三
转型路径
AI赋能下的学科重构与产业升级
钱七虎呼吁,土木工程需以“人工智能+”加速转型:
01
技术层面
推动AI大模型与工程场景深度融合,例如通过多模态交互(图像、视频分析)优化设计决策,利用生成式AI辅助方案推演。
02
教育改革
建议高校增设AI通识课程,培养兼具土木知识、信息处理能力和智能工具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03
产学研协同
联合AI企业挖掘产业数据价值,针对地下工程安全、施工效率等难点开展“AI for Science”研究,形成“数据-模型-应用”闭环。
四
行业展望
从“基建狂魔”到“智建先锋”
文章强调,土木工程的智能化转型将带来多重红利:
城安物联研发的
DeepAI智监方案系统
中国水科院岩土所自主研发的
边坡稳定分析模型
01
产业升级
BIM技术普及率提升、自主施工装备研发加速,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02
国际竞争
数字孪生、智能建造等技术优势可巩固中国在全球基建领域的话语权。
03
社会认知
需通过科普与成果展示,扭转“土木工程=搬砖”的偏见,吸引青年人才投身智慧建造浪潮。
AI for Science
钱七虎院士的发声为行业注入强心剂。随着“一带一路”深化、城市更新加速及AI技术成熟,土木工程正站在第四次飞跃的历史节点。基础工程网将持续关注智能建造技术突破与学科转型实践,期待业界携手重塑“土木工程”的科技内涵与社会价值。
Hot News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