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2045 0
2025年5月14—15日,以“开新篇、拓新局、创新绩”为主题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六届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二届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在太原隆重召开。会上,苏子孟会长以《凝神聚力 乘势而上 高质量完成工程机械行业“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为题作行业发展报告。
以下为苏子孟的报告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会员代表:
大家好!欢迎来到太原参加协会六届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及第二十二届工程机械行业发展高层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向广大会员为行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和对协会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代表与会全体人员对太重集团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给予的帮助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2024年以来,我们工程机械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与全国人民一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改革开放旗帜,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为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做出了新贡献。
下面就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与主要任务报告如下,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2024年以来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回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党抓住重点、主动作为,宏观调控加力提效。9月下旬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各种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们工程机械行业努力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攻坚克难,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全行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国际业务加快发展,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持续升高,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施工有序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
㈠ 行业经济运行保持稳定,主要经济指标逐步企稳回升
2024年协会重点联系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在高位运行,累计同比增长1.91%,营业成本同比增长0.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1%,从业人员增长4.12%,工资总额增长8.02%,就业人数持续保持稳定。
2024年纳入协会统计的十二大类主要产品国内外累计销售185.5万台,同比增长4.5%,其中出口量增长14.7%,国内市场销售量降幅收窄到1.61%。在“两新”等一系列增量政策措施的带动下,与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的挖掘机等呈现触底回升态势,全年挖掘机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1.7%。
2025年一季度,全行业主要产品销售和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增长,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协会重点联系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2.8%。
通过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在市场销售出现较大波动情况下,目前企业总体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增长,行业企业预期进一步提高,发展信心继续增强。
㈡ 出口额继续增长,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
协会根据海关数据整理的2024年工程机械出口额为528.59亿美元,同比增长8.87%,再创历史新高。按照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额计算,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10.1%。2021年至2024年工程机械产品出口额连续四年快速增长。
今年一季度进出口额为135.74亿美元,同比增长7.22%。其中进口金额6.54亿美元,同比增长0.02%;出口金额129.2亿美元,同比增长7.61%。对六大洲出口中,出口非洲17.48亿美元,同比增长44.5%;亚洲56.01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南美洲14.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在六大洲中出口占比较大的依次为:亚洲占43.35%、欧洲占20.39%、非洲占13.53%、南美洲占10.98%。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合计61.09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47.3%,同比增长9.44%。
高技术工程机械出口增长加快,出口额排在前列的主要产品有履带挖掘机及其零部件、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等。海外投资进一步优化,海外营销服务体系越来越健全。
㈢ 创新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去年工程机械行业科技节成功举办,推动了产学研用合作。全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提高,企业科技进步进入快车道。在传统领域提质升级的同时,高端工程机械产出能力继续增强,新技术、新工法、新场景不断取得应用成果;大中小微企业加强合作,互惠共赢;外资、民营、国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产业聚集区发展优势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协同能力显著增强。
㈣ 关键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实现多点突破
各相关单位加强工程机械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执行机构等环节的关键基础技术研发投入,加快高端整机成套技术和控制技术、可靠性技术、信息技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和推广应用案例,为工程机械整机提质升级发挥了支撑作用。
㈤ 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继续提升
通过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行业重点企业摆脱了低端重复生产和低水平竞争局面,实现了中高端的竞争发展格局。一些关键核心零部件逐步破解了“卡脖子”难题;一批新材料应用支撑了产品的轻量化和可靠性;标准化工作从产品设计制造延伸至工程施工和后市场,系列化绿色标准在重点工程施工中得到应用,压雪机国家标准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全行业形成了国标、行标和团体标准的协同促进;一些领域实施了更高程度的智能制造和智能化产品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多领域、多层面助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能力水平提升,由于产业链数字化建设持续推进,一些企业逐步实现了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物流等的高效协同。
工程机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的主动权和应对外部风险能力持续提高。
㈥ 重大技术装备和高端装备取得新进展
为满足电力、化工、桥梁、隧道、矿山等大型建设项目需要,一批超大型轮式起重机和履带起重机、超大直径盾构机、超万吨米塔式起重机和大型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研制成功,参与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和新型高端产品产出占比继续增加,一些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的进入全球领先。
㈦ 新能源工程机械加快发展
全行业低碳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电动、氢燃料动力、混合动力等工程机械在更多领域实现了场景应用。
随着电动工程机械电池、电器、控制系统和技术的快速提升,电动工程机械需求场景不断扩大,投入工程应用规模继续增长,相关技术及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完善,能够满足日益提升的绿色施工要求和特殊环境下施工作业要求。电动工程机械销售持续快速增长,据协会统计2024年电动升降工作平台渗透率达到92.5%,电动叉车渗透率达到73.6%,电动装载机占比达到10.4%。
另外,面对洪涝等自然灾害,行业企业积极行动,参与抢险救灾,较好履行了社会责任。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行业运行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些领域仍存在需求不振订单不足,致使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售价下行,账款回收难的问题突出;一些产品线“内卷式”竞争,有的增产不增收不增利;有的企业生产经营的困难还比较多。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带来的影响加大。
我们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不断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以先进的技术、高可靠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满足国内外广大用户需要。
二、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判断
㈠ 我国经济呈现向好的态势
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今年一季度,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初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31.88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今年全国两会明确了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政策取向,部署了政府工作任务。激励我们要锚定奋斗目标,汇聚信心力量,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聚力攻坚,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我们相信,有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国人民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就可以应对一切风险挑战,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㈡ 工程机械行业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
1. 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导致经济波动加剧。美国滥施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将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2. 世界有关国家对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出台的一系列排放标准、环保法规和产品认证门槛的变化以及一些国家政府部门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规划、投资因经济状况的不稳定带来了不确定性等,将对我国工程机械出口产生一定影响。
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行业正经历着数字化、智能化、能源多样性变革。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效率,还改变了行业的竞争格局,这要求各相关企业具备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及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4.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传统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之间的竞争,还有来自新兴企业和跨界企业的竞争。有的新兴企业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优势,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有的跨界企业利用其在其他领域的资源和技术,进入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新的竞争格局。
5. 社会舆论和公众对包括工程机械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等诸多方面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相关企业要积极应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㈢ 工程机械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客户从单机采购转到成套化、系列化,多机种协同作业场景需求;一些复合场景、复杂工况、极端工况导致定制化需求不断增加;有的从传统人工操作,逐步转向数字化智能化设备、作业场景设备集中管理与控制、设备远程操作和无人驾驶等机型;一些施工单位由单一自有设备采购模式向租赁设备、施工外包设备等组合模式转变;工程机械市场变化由单一周期模式转为多周期叠加模式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需求已经逐步从以增量需求为主转到存量更新与新增需求并重,或者以存量更新为主的阶段。
这些变化对行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相关企业要深刻认识需求变化的长远影响,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能力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㈣ 2025年行业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将稳定增长
2025年,国家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政策效应叠加发力,支撑行业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会继续集聚增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环境将稳步向好。虽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际形势严峻复杂,但凭借我国工程机械技术、产品和服务等越来越受到国际用户的认知、认可和行业企业海外业务布局的不断完善、升级,今年全行业出口额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综合判断,预计2025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将继续呈现平稳运行、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将稳定增长,对外贸易保持基本稳定。
Hot News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