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2110 0
7月30日,“工程机械产业链协同赋能——强链补链·智创未来”投后赋能座谈会在柳工举办。会议以关键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智能制造赋能数字化转型为重点议题,以“需求对接-资源协同-成果落地”为主线,共同探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共筑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助力工程机械产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新未来。
会议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协办,邀请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链主企业及产业链上游企业代表等50余人齐聚柳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津;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兼财务负责人罗国兵出席会议。
会上,罗俊杰以“把握趋势,迎难而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发表专题演讲,从“十四五”产业发展成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十五五”重点发展方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等方面展开深入阐述。
郑津在致辞中表示,自2020年成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柳工始终坚持“一个柳工、一个供应链”的战略方针,通过深化TCO成本管理、强化跨产品线集中采购、推动供应商“共创共赢”、打通“端到端”供应链系统等举措,致力于构建全球化、韧性化、价值化的现代化供应链体系。柳工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战略伙伴共同打造“研发、生产、销售、金融”一体化的产业生态圈,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随后,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与柳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技术攻关、市场拓展、资源协同等领域达成深度合作意向。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加速柳工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推动国产智能装备的规模化应用落地,切实提升产业链基础能力和自主可控水平。
在专题路演环节,柳工相关业务负责人就柳工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钧风电控、珞石机器人、埃斯顿智能、华永复材、重塑能源等10余家企业同台展示,分享了其在电控单元和电磁阀、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氢燃料电池等关键领域取得的国产化技术突破。现场,多方围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智能装备适配、供应链体系安全等工程机械产业链的痛点与机遇展开深入交流,为后续合作提供了明确方向。
会后,与会嘉宾还走进柳工全球研发中心及装载机智能工厂,实地感受柳工在智能化研发及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方面创新成果。
Hot News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