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C管桩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015-08-26 187 0

  近几十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桥梁设计和施工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桥梁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PHC桩由于其技术性能好、综合经济指标佳、施工文明等优点在桥梁、港口码头、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工程基础建设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应用。
 
  1、简介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PHC桩)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引进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而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预制桩,是专业工厂里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和离心成型工艺,经过蒸压养护而制成的一种空心圆筒体的等截面构件,通过锤击或静压的方法沉入地下作为建(构)筑物的基础。PHC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80。经过近十几年的实践发展,PHC管桩作为高强混凝土水泥制品在我国生产制造已经非常成熟,其产品工艺技术与机械设备装备水平先进设计、施工与检测方法也日臻完善。
 
  2、PHG管桩优点
 
  (1)单桩承载力高:由于采用精心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并使用超塑化剂,加之应用了高速离心成型工艺和二次湿热养护工艺,PHC桩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C80,因此单桩容许承载力高,单位承载力造价低。
 
  (2)对不同地质条件和不同沉桩施工工艺的适用性好:PHC桩可采用钻孔插桩、中掘法、半中掘法等不同沉桩工艺或通过锤击、静压的方法施工,可根据设计要求和试桩情况选用不同长度和规格的单节灵活配桩,现场焊接,最大限度地减少截桩量。若使用开口桩尖,沉桩过程中内腔可进土约2/5桩长,大大减小了挤土效应,减轻了对周围建筑物的挤压作用。
 
  (2)抗弯、抗拉性能好:由于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高,加上使用了高强度、低松驰率的预应力专用钢筋。使桩身具有较高的有效预压力(3-8MPa),因此PHC管桩具有相当大的抗弯和抗拉能力。
 
  (4)应用范围广:工厂生产、商品供应,可以有不同的规格,长度供选择,设计选用范围广,容易布桩,对桩端持力层起伏变化大的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5)耐久性好:由于采用了高速离心成型工艺(离心加速度高达30-35g,g为重力加速度)和高温高压(压力1MPa;温度180℃)蒸汽养护,因此桩身混凝土密实性好(混凝土容重为26kN/m3左右)。其抗渗性、抗硫酸盐腐蚀性、耐碳化性均优于普通混凝土。
 
  (6)质量稳定可靠:由于采用工厂预制的生产方式,可利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产品质量容易控制。
 
  (7)施工速度快,工期短:PHC桩在工厂商品化生产。能按施工要求及时供桩,施工前期准备时间短,一般能缩短工期1-2月。
 
  (8)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现场无砂石、水泥,无泥浆污染,对施工现场狭窄的工程特别有利。
 
  (9)经过调查发现,PHC管桩在抗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目前日本桩基础普遍使用PHC管桩。
 
  (10)PHC桩为中空圆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件,桩身耗材较低、单桩造价低。
 
  3、PHC桩施工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3.1桩机施工终止条件:对纯摩擦桩,终止条件应以设计桩长为主要控制条件。实际施工中,当桩长已达设计要求,而贯入度仍较大时,应继续锤击,使贯入度接近控制贯入度。当贯入度已达控制贯入度,而桩长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继续锤击100ram左右(或锤击30-50击),如无异常变化时,即可停锤,或桩进入持力层且最后三次贯入阻力达1.8-2.O倍单桩设计承载力而累积下沉≤10mm时为停压控制标准。
 
  3.2沉桩困难,达不到设计标高
 
  3.2.1主要原因分析:
 
  1.压桩设备桩选型不合理,设备吨位小,能量不足。
 
  2.忽略了桩距过密或压顺序不当,人为形成“封闭”桩,使地基土挤密,强度增加。
 
  3.没有详细分析地质资料,忽略了浅层杂填土层中的障碍物及中间硬夹层、透镜体等的存在等情况。
 
  4.桩的接头较多且焊接质量不好或桩端停在硬夹层中进行接桩。
 
  5.压桩过程中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排除时间过长;或中途突然停电。
 
  6.压桩时中途停歇时间过长。
 
  7.桩身强度不足,沉桩过程中桩顶、桩身或桩尖破损,被迫停压。
 
  8.桩就位插入倾斜过大,引起沉桩困难,甚至与邻桩相撞。
 
  3.2.2相应预防措施:
 
  1.配备合适压桩设备,保证设备有足够压人能力。
 
  2.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流程,严禁形成“封闭”桩。
 
  3.分析地质资料,清除浅层障碍物。配足压重,确保桩能压穿土层中的硬夹层、透镜体等。
 
  4.合理选择桩的搭配,避免在砂质粉土、砂土等硬土层中焊接桩,采用3-4台焊机同时对称焊接,尽量缩短焊接时间,使桩被快速连续压。
 
  5.进场前对设备进行大修保养,施工时进行例行检修,确保压桩施工时设备正常运行。避开停电时间施工。
 
  6.一根桩应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
 
  7.严把制桩各个环节质量关,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保证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8.桩就位插入时如倾斜过大应将桩拔出,待清除障碍物后再重新插入,确保压入桩的垂直度。
 
  3.3桩体破损,影响桩的继续下沉
 
  3.3.1主要原因分析
 
  1.由于制桩质量不良或运输堆放过程中支点位置不准确。
 
  2.吊桩时,吊点位置不准确、吊索过短,以及吊桩操作不当。
 
  3.压桩时,桩头强度不足或桩头不平整、送桩杆与桩不同心等所引起的施工偏压,成局部应力集中。
 
  4.送桩阶段压入力过大超过桩头强度,送桩尺寸过大或倾斜所引起的施工偏压。
 
  5.桩尖强度不足,地下障碍物或孤块石冲撞等。
 
  6.压桩时桩体强度不足,桩单节长度较长且桩尖进入硬夹层。桩顶冲击力过大,桩突然下沉,施工偏压,强力进行偏位矫正,桩的细长比过大,接桩质量不良,桩距较小且桩布较密。
 
  3.3.2相应预防措施
 
  1.桩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值70%方可起吊脱模,达到100%方可施工。运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上下支点应对齐。
 
  2.吊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起吊均匀平稳,水平吊运采取两点吊,吊点距桩端0.207L。单点起吊时吊点距桩端0.293L(L为桩长)。起吊过程中应防止桩体晃动或其它物体碰撞。
 
  3.使用同桩径的送桩杆,保持压头、送桩杆、桩体在同一轴线上,避免施工偏压。
 
  4.确保桩的养护期,提高砼强度等级以增强桩体强度。桩头设置钢帽、桩尖设置钢桩靴等。
 
  5.根据地基土性和布桩情况,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
 
  6.保证接头质量,用楔型垫铁填实接头间隙。提高桩的就位和压人精度,避免强力矫正。压入时应保证一根桩连续压人严禁中途停歇。
 
  3.4桩偏移或倾斜过大
 
  3.4.1主要原因分析
 
  1.压桩机大身(平台)没有调平。
 
  2.压桩机立柱和大身(平台)不垂直。
 
  3.就位插入时精度不足
 
  4.相邻送桩孔的影响。
 
  3.4.2相应预防措施
 
  1.压桩施工时一定要用顶升油缸将桩机大身(平台)调平。
 
  2.压桩施工前应将立柱和大身(平台)调至垂直满足要求。
 
  3.桩插入时对中误差控制在10mm,并用两台经纬仪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校正其垂直度。
 
  4.送桩孔应及时回填。
 
  4、实验检测
 
  4.1低应变检测
 
  采用基桩反射波法检验桩身结构完整性,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界面(如蜂窝、夹泥、断裂、孔洞等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4.2高应变检测
 
  高应变动测法是用重锤冲击桩顶,使桩周土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实测桩顶的力和速度的时程曲线,通过应力波理论分析得到桩土体系有关性状,用以判断单桩承载力和桩身质量。
 
  4.3静荷载试验
 
  通过竖向抗压静荷载试验和竖向抗拔静荷载试验,确定PHC桩竖向抗压和抗拔承载力。
 
  5、结语
 
  经过近十几年的实践发展,PHC管桩的设计、施工与检测方法日臻完善,PHC桩技术性能好,综合经济指标佳,施工文明、便捷、速度快,在基础建设中得到了迅猛发展与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和建设单位的欢迎。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在桥梁基础工程建设中将会更为广泛得到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在中、小桥、人行天桥及城市立交桥、高架桥基础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值得推荐。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