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简称PHC管桩,近几年PHC管桩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逐步得到了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在沿海、河流及淤泥软土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些地区相比其他类型的桩基础有着很多优点:首先,管桩基础可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能保证工程质量,特别是在淤泥软土地区,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很难保证工程质量,而采用管桩基础可避免这一问题;其次,管桩施工工期短、造价低,工期短表现在施工前期准备时间短、施工速度快、检测简单快捷;造价低表现在单位承载力造价低。工期短可以节省施工费用,缩短投资者的投资回收时间。因此管桩基础已成为设计人员选用的常用基础形式。但是管桩施工中地层条件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一些特殊地层能够造成桩身损坏从而给工程带来不利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总结在穿越密实粉砂层时所发生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并初步验证了解决的效果。
1工程实例
1.1地层条件某电厂厂址位于沿海地区,厂区地质条件基本上可以划分为9个主要地层,各土层性质及参数见下表。
1.2工程情况工程桩设计为PHC预应力管桩,桩径600mm,壁厚110mm,型号为AB型[1],设计桩长为46~48米,4节配桩,桩尖持力层为⑥层粉砂层,桩端全断面进入⑥号土2m,打桩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的原则。送桩深度为1~4m。
1.3施工中发现的问题由地层情况可以看出,在桩尖进入⑥层粉砂层之前,需要穿越比较密实的④层粉砂层,其他地层标贯击数较低,相对来说较软些。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当桩尖入土31m左右穿越④粉砂层时,贯入度较小(10击2~4cm)。当采用一档施打时,锤跳高度在3m左右,从跟桩检测的情况看,锤击力在5000kN~6300kN之间,锤击能量在75kJ~125kJ之间,锤击力及锤击能量基本正常。但是穿越④粉砂层时锤击数在360~800击之间,桩头被打坏频率较高,最大时达到施工数量的39%,给工程质量带来很大的隐患。如何解决穿越④粉砂层时保证桩头的完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4分析桩头被打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4.1施工中是否严格控制打桩工序质量?首先从管桩质量、垂直度、顺直度、桩帽内的减震钢丝绳、纸垫进行了严格控制,起到一定效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有桩头破坏的情况。
1.4.2根据地层情况分析桩身在穿越④粉砂层时的受力情况
桩在锤击过程中,若大部分锤击能量是用来克服桩周摩擦阻力和压缩桩底土层,只有一小部分锤击能量使桩身产生弹塑性压缩时,桩身完整而不会破坏。若上层土摩阻力很小,桩底又在较硬的土层时,贯入度较小,这时锤击的大部分能量就作用在桩身上,桩头部分受到的应力最大,桩头处就很容易发生破坏。试验资料表明,对于PC桩,当锤击应力为混凝土强度的75%时,锤击819次产生疲劳破坏;当锤击应力为混凝土强度的45%~57%时,锤击2400次产生疲劳破坏。现在尚没有针对PHC桩的数据情况,因此,参考PC桩,PHC桩要求锤击应力控制在混凝土强度的50%以内应该是能够满足要求的。那么,怎么样使锤击应力满足打桩要求,又能避免桩头应力的集中呢?根据现场情况,在保证桩帽减震效果的前提下降低锤的起跳高度,使锤的起跳高度能人为控制满足要求。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文献[2],调节燃油泵排量修整,调节排油量,从而达到减少锤击能的目的。具体措施是在顶杆与顶销之间有四种规格的调整垫片,用于调整压油杠杆到泵体安装平面之间的距离,其尺寸分别为0.3mm、0.4mm、0.5mm、0.6mm,垫片越厚,相同挡位上的供油量越少,本工程根据现场试验的情况,调整垫片的厚度采用0.4mm。
1.5解决效果通过调节油泵后在施打过程中穿越④层粉砂层时采用一档锤跳高度可控制在2m左右,锤击力明显降低,根据PDA检测其能量在70~80KJ,锤击力在4000~4500KN,锤击应力为设计强度的30%左右,这样下来800击左右即穿过④层粉砂层。根据后来打桩情况看,此项措施很好地解决了穿过④层粉砂层时桩头破碎的问题。在穿过④层粉砂层后,进入持力层时,再采用二~三挡送桩,能量提高到设计要求,满足了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2结论
PHC管桩施工时,桩头常常因为击打方式不正确导致破坏,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本工程结合现场地层情况,认真研究了设备设备使用操作方法,仅仅调整了顶杆与顶销之间的垫片,即使问题迎刃而解。笔者感到,现场技术工作不仅要熟知地层情况,而且要了解设备结构、正确的操作及使用方法,遇到问题时,结合实际,从技术、设备多方面寻找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一些小的技术发现和改革,即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JB/T15-22-98)》广东省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张瑞锦,张志涛.预应力管桩施工中桩身破损原因与处理方法.施工技术.2005.9.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