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只有按照基础筏板及基础梁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施工,并注意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严格的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基础筏板及基础梁分项工程的整体质量。
1基础筏板及基础梁工程施工要点分析
1.1钢筋工程在基础梁及筏板中的施工要点
(1)钢筋半成品在现场的钢筋加工棚内加工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根据部位、型号规格分类堆放,并挂标识牌,施工时使用塔吊运到使用单位进行安装绑扎。(2)混凝土垫层及防水层做好后,弹出筏板边线和墙柱定位线,绑扎筏板钢筋及墙柱的插筋,竖向墙钢筋的接长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横向搭接焊采用对焊或使用系列焊条进行搭接焊。焊接应做焊接试验,质量要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争的规定。(3)墙柱插筋用箍筋或水平筋固定绑扎或点焊在筏板的面筋上,插筋的上端用支架固定好,以防振捣混凝土时偏位。柱墙插筋绑扎,预留洞、预埋件设置完毕,经质检、监理、设计等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4)底板钢筋绑扎好后,检查并验收各种预留孔洞、埋件等器件的数量、尺寸、标高,严禁事后凿挖,及时做好钢筋隐蔽记录,砼加强带的钢筋留置要贯通,不得随意切断。
1.2模板工程在基础梁及筏板中的施工要点
(1)承台及底板模板采用MS混合砂浆砌MU7.5烧结砖120mm厚,内表面用1:3水泥砂浆抹灰批光。底板侧模板采用大块模板,将钢管和木仿牢固支撑在基坑四周土壁上,安装时严禁漏浆。
(2)筏板以上500mm的剪力墙墙体模板采用胶合板制作,用Φ12@450对拉螺杆拉固,对拉螺杆中部和两端加焊40mm×40mm钢板止水片,以增加其外墙抗渗性能,墙水平施工缝止水带设在距底板面500mm处,设BW-96II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墙面模板用X48mm×3.5mm钢管、50mm×80mm@300木方和Φ12@450对拉螺栓夹紧。
1.3混凝土工程在基础梁及筏板中的施工要点
基础梁和底板砼的浇筑在模板安装完成、钢筋完成隐蔽验收后进行浇筑,浇筑时要注意如下事项。
(1)在钢筋绑扎验收完成后,做好砼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施工用水用电要及时连续供应,同部位的砖要留足试块并做好养护。(2)为了确保砖质量,保证工程硷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工地由专职取样员按规定随机取样,进行坍落度测试检查,制作试块送检。(3)砼采用商品泵送硷,用汽车将固定式砼泵拖带至施工地点,施工前要按筏板从远至近(相对泵站的位置)安装硷输送管道,碎输送管道包括直管、弯管、锥形管、管接头和截止阀。对输送管道的要求是阻力小、耐磨损、自重轻、易装拆。(4)砼的泵送。安置硷泵时,根据要求将其支脚完成伸出,并插好安全销。在场地软弱时采取在支腿下垫枕木等措施,以防砼泵移动或倾翻。
2基础筏板及基础梁工程概况及前期准备
2.1工程概况
某工程包括基础筏板和基础梁分项工程,基础筏板的南北向长度为75.65m,东西向长度为35.63m,宽度为18.69m,厚度为430mm基础梁的截面尺寸为350mm×550mm,钢筋用量为135t,砼的标号为C30总用量为1254m3.
2.2基拙筏板和基拙梁分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基础筏板和基础梁分项工程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该工程基础筏板和基础梁分项工程的具体状况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表现为:混凝土最大含碱量小于2.8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小0.15%,最小水泥用量大于245kg/m3,最大水灰比小于0.53,经过适配按照以下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碎石:砂:水泥:水:外掺剂1(膨胀纤维抗裂防水剂):外掺剂2(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掺合料1(矿渣):掺合料2(粉煤灰)=3.65:2.64:1.00:0.65:0.091:0.032:0.21;(2)钢筋按照型号、规格分类并加垫木进行堆放,盘条钢筋采用冷拉的方式进行调直,控制冷拉率在5%以内;(3)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齐全并安装到位。
3基础筏板和基础梁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
3.1钢筋施工技术
基础筏板和基础梁的钢筋布置较密施工难度相对较大钢筋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钢筋加工之前应该检查钢筋的规格是否符合工程的相关规定,如果是在雨雪天气进行钢筋施工还应该搭设遮档雨雪的保护措施,避免对钢筋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2)钢筋加工对于非焊接封闭钢筋末端作135度弯钩,弯弧的内径除了不应该小于2.4d之前还应该超过箍径内受力纵筋的直径,完后的平均长度应该超过9.5d;对于I级钢筋末端应该作180度弯钩,弯弧的内径应该超过2.4d,弯后的长度应该超过3d;对于II级钢筋,末端应该作90度或者125度的弯钩,弯弧的内径应该超过5d;(3)钢筋连接钢筋接头通常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每一个截面的接头数不能超过钢筋总数的24%,并且接头之间的距离应该超过180mm;(4)钢筋绑扎施工,钢筋绑扎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控制保护层的厚度以及钢筋之间的间距,竖向结构插筋绑扎时应该先在垫层上弹出位置先然后再进行绑扎,为了防止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插筋移位的问题,应该将其点焊固定在底板上层的钢筋网上;(5)钢筋定位,1350mm厚的筏板洛层钢筋网之间采用Φ18的钢筋作支撑马凳,间距为1m,其他的筏板各层钢筋网之间采用Φ25钢筋作支撑马凳,间距为1m;基础梁骨架定位之前应该垫好梁筋以及筏板下层筋的保护层垫块数量应该充足,上下层网片中间用马凳筋支撑网片之间的距离为1m。
3.2模板施工技术
工程的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将垫层清理干净后,先在模板上刷好隔离剂,通常采用的隔离剂为机油,然后再进行分段拼装。模板的主要规格表现为:450mm×250mm、750mm×250mm、110mm×250mm,1350mm×250mm模板支撑在砼垫层上面,水平支撑采用木楔、圆木短柱以及钢管,基础筏板比基础梁板面低出的45mm模板用规格为90mm宽的组合钢模板进行拼装,当拼装完成后用铁丝绑紧,然后用钢筋头或者垫块作为支撑模板的边缘应该保证顺直,可以采用拉线的方式进行校正,截面的尺寸以及轴线应该根据垫层上的弹线进行检查和校正,当模板施工完成后应该用水准仪进行测高,然后在模板表面上弹出表面平行线,以此作为控制砼施工的依据。当模板施工完成后,应该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拆模施工,即先拆模板的木楔、支撑架、松连接件,然后拆卸模板,然后将所有拆卸的部分进行清洗,然后按照类别进行归堆,最后将模板施工现场清理干净。
3.3砼施工技术
砼施工是基础筏板和基础梁分项工程施工重点,该工程的砼施工采用现场机械搅拌、砼输送泵泵送的方案。由于砼施工的整体性要求很高,需要进行一次性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因此该工程采用斜面分层浇筑的方法,利用砼的自然流淌形成斜坡,避免砼输送管经常接长、冲洗和拆除,能够有效的提高泵送的效率。砼施工技术的具体流程表现为:(1)分层建筑,每个流水段都采用斜面分层浇筑的方法,用尺杆衡量分层的高度,坚持“斜面分层、一个坡度、薄层覆盖、循序渐进”的方式媒层的厚度应该控制在310mm~480mm之间,并且从短边开始,沿着长边进行浇筑,以此保证砼浇筑的质量;(2)振捣施工,在每一个浇筑带前布置6台插入式振动棒,在出料口处布置2台保证上部能够振捣密实,在中间布置2台,坡脚布置2台,防止砼堆积,消除两层砼之间的接缝,在振捣的过程中应该将振动棒插入到砼中5cm左右,为了避免集中对聊,应该先振捣出料口处的砼,保证其能够自然的流淌成坡度然后在按400mm的间距进行均匀排列的振捣,注意控制砼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对振捣点进行全面的振捣,严格的控制插入深度、振捣时间以及振动间距点,随着砼浇筑工作的推进振动棒也随之向上移动,以此保证砼的施工质量;(3)砼的泌水处理,砼开始凝结时,由于水泥浆和骨料下沉,导致水分上升,并在砼表面析出水分形成泌水,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将会降低砼的强度。因此砼采用分层浇筑施工时,必须清除砼表面的泌水,在砼浇筑和振捣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安排专门的施工人员及时的清除砼表面的泌水,扫除砼表面的浮浆,以此保证砼的抗裂性能和整体质量;(4)砼表面处理.砼表面的水泥浆相对较厚,用2m刮尺按照控制标高进行刮平,初凝之前用铁抹子,压平实2~3遍成活,保证砼表面的平整与密实,然后覆盖保温材料,防止砼表面出现裂缝;(5)砼表面的养护,砼表面的养护施工是关键,应根根据工程砼施工现场的不同气候条件,采用不同的养护方案,严格的控制内外的温差不能超过25摄氏度,在砼浇筑后,表面应该进行覆盖。如果遇到雨水天气还应该做好防水措施;(6)砼测温孔施工和测温工作,测l温孔的平面布置方案为:基础筏板按间距7m平行布置测温孔,基础梁沿长度方向间距5m设置测温孔,孔的深度统一为200mm,并且在浇筑砼之前应该在测温孔的位置处布置直径为20mm的PVC管,管上口略高于砼面,然后用棉纱或者软纸塞实即可,砼内的养护温度每隔4小时测一次,测温时在测温孔内停留的时间不能小于2分钟,将测温孔塞实后去除温度计读数,如果出现大于24摄氏度的状况,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例如减少养护厚度的方法降低砼表面和内部的温度,防止砼表面出现裂缝。
4结语
在建筑工程基础梁及筏板的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和技术处理措施,使基础梁及筏板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同时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质量隐患。避免基础梁与筏板出现问题,危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减少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源德.论某工程基础筏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J].门窗,2013(03)
[2]杨鸿滨.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24)
[3]黄春蕾,杨旗.解析建筑工程中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4(01)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