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处理技术初探

2015-08-04 183 0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层空间和地下空间的利用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已经成为当今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基坑施工包括挡土、防水、挖土和降水等多方面的工作,基坑施工过程中时有发生工程事故,这与基坑内地下水有密切的关联。基坑内地下水的存在导致建筑工程结构受到严重的破坏。地下水的浮力会对地基产生一个很大的作用力,在这个力的影响下,地基的稳定性会逐渐变差,建筑地平面也会逐渐变形,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此,要不断改进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处理技术。
 
  2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类型
 
  根据埋藏条件的不同,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2.1包气带水
 
  包气带水是指埋藏于包气带中的地下水。该类型的地吸水季节性比较明显,受气候控制,雨季水量较旱季水量有明显的增大。因此,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程度也随气候变化不断发生变化。
 
  2.2潜水
 
  潜水是指埋在第一个隔水层地之上的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渗透组成,当潜水流出地表时形成的泉对建筑工程的地基产生较大的影响。
 
  2.3承压水
 
  承压水是指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的地下水,当隔水层中的水体承受的压力比较大时,会使水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对建筑工程基坑施工带来极大的不利。
 
  3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存在的危害
 
  3.1基坑中土的透水性和渗透破坏的理论分析
 
  透水性指的是水通过泥土中孔隙难易程度的特性。土中的颗粒直径越大,则土的透水性越强,而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与透水性有关,透水性越好,渗透速度越快,而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又影响着基坑中土的受力情况,渗透速度越快对基坑基层结构的破坏程度越大;水力坡度指的是水面每单位距离的落差,当水的渗透力由下向上逐渐增大直至土的浮重度时,土粒间的相互压力就会消失,处于悬浮状态,产生流沙现象。在基坑的挖掘过程中,流沙的存在会使泥土在渗透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坡,若不能进行及时的止水,将会导致基坑外土出现严重的塌陷现象,使整项建筑工程遭到破坏。
 
  3.2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实际危害
 
  建筑工程中造成基坑沉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存在而造成的,主要由三个方面会造成基坑沉降:基坑隆起,使基坑周围的地层向其他方向发生移动;也会使基坑发生变形;还有一种就是由于两侧的存在的压力差使基坑的围护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移动。由此可见,地下水是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一项作用较大的不利因素。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存在使基坑周围土的应力差增大,从而导致基坑内的负荷力得到释放,当基坑的稳定系数较小时就会引起基坑变形,最终导致基坑沉降。因此,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使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得到保障,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国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终目标。
 
  4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处理的方法与措施
 
  4.1屏障法
 
  顾名思义,屏障法就是在基坑两侧的内壁分别放置上能够阻挡水进入的屏障,这一措施的采取是为了避免地下水通过基坑内壁进入到基坑内部。在实际的基坑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提高基坑内部墙壁压力的方法和运用止水屏障的方法阻止地下水进入基坑。一般将屏障分为两类,一类为水平屏障,另一类为垂直屏障,垂直屏障的垂直结构可以阻止基坑外层的地下水由于水位差的作用而深入基坑内,避免流沙现象的产生;水平屏障就是在基坑内某一深度利用旋喷体套接的形式铺在层底,形成一个封闭的箱体结构,进而阻止地下水从基坑的底部渗入。
 
  实践证明,通过屏障来止水的效果比较明显,但还是会有少量的水进入基坑中,有时甚至出现大批量的桩子发生倒塌以及基坑周围沙堤塌陷的严重现象,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很低,但一旦出现上述两种现象,均会导致基坑上方的建筑面临随时倒塌的危险。虽然采用屏障法的效果比较明显,但一旦出现意外,损失不可估量,所以,不能仅仅依靠屏障法来对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进行处理。
 
  4.2降低基坑水平面的方法
 
  降低基坑的水平面是从根本上减小地下水对建筑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这一过程。相比一些普通的排水方法,降低基坑的水平面成本低、方法简便,并且适用于多种突发状况。但是降低基坑水平面的方法也存在自身的弊端,对建筑周围的环境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当基坑的水平面相对较低时,水面就会淹没地平面,导致过往的车辆会带出大量的污泥和垃圾,导致排水量逐渐减少。
 
  4.3排水法
 
  排水法是排水与降水的结合。对基坑上层的滞水和下雨的积水可以采取挖沟的方式排除。井点降水法适用于水位较浅的砂土层,这种方法可以将基坑周围的水全部排除干净,该方法是在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基坑周围埋设数目较多的渗水井点管道,同时利用地面组成抽水排水系统,利用地下水泵将基坑内的水抽至基坑以下的一定深度,排除日后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5基坑内降水处理的措施
 
  5.1施工过程
 
  采取铸造深井并降低基坑水平面的方法,将一些能够渗水的井点管道埋在基坑底部或者基坑周围合适的位置,要保证这些井点管道能够深入到基坑的最底层,通过地下水管道排出去,达到降低基坑内部地下水平面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式各样、各种功能的建筑工程,对工地及周围的环境和基坑的土质无特殊要求,施工过程简便,不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是处理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地下水的一项有效技术。施工方案的设计:在基坑中间位置铸造三个降水井,相互之间间隔8米,要求每个降水井的直径均为1.5米,井的钻孔深度小于或等于20米,直径要在0.5米以上,这样便于更好的将基坑内的地下水处理干净。
 
  5.2处理基坑中地下水时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在对基坑中的地下水进行处理时,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要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比如,工作人员在利用铸造深井的方法达到降低基坑地下水平面的目的时,要注意佩戴安全帽,不得酒后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也需要专门的人员操作等,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6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处理技术对整项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基坑地下水的处理技术,减少其对建筑工程地基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