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投资侧重基建的形势明朗

2015-02-10 303 0

   文/左传文

      受出口疲软、需求不足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有望在目前基础上下调。据有关专家预测,2015年可能会低于2014年的增长目标。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尽管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投资仍将成为2015年经济的重要支撑。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2015年投资支出重点。

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将下调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因此,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依然是2015年发展主题和主基调。

      对于2015年经济走势,有专家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缓慢出清,经济和物价双双回落,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经济周期中现在正处于低迷时期。在改革“渐进式”推进背景下,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将延续出清,GDP将下调,有可能会低于7%的增长。物价维持在2%左右的较低水平,货币政策仍将维持稳健。发展放缓的同时,各项改革加快推进,会更注重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

      专家的认为,目前已初步在证实。自去年10月至今,国家发改委开始密集批复基建项目,共批复基建项目62个,总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国家批覆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意在提升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表明今年投资基建的形势已经明朗。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近日表示,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换挡期,经济增长率虽由两位数下降至个位数,但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仍然较大。

投资在促增长中不可或缺

      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投资。从短期的需求管理政策角度说,投资、消费和出口都是需求因素。如果短期内消费、出口很旺,可以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就无必要刻意刺激投资。但如果消费、出口不振,那刺激经济增长就要"靠投资",即通过增加投资扩大需求了。在2014年外贸出口同比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投资基建就是必然的要素。修路、建桥、制造机器设备,钢材、水泥等各种物资消耗了,需求增加了,就可以使潜在的生产能力得以实现,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投资和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扩大消费,从战略来说,长期增长虽不能简单地依靠投资。消费和投资尽管都可以在短期内作为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但投资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它可以作为供给要素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起支撑作用,这是投次与消费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是投资最本质的意义所在。
不少分析机构也认为,2015年的投资增速虽不会过快,但在出口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依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有力支撑。从三大需求的情况来看,2015年投资缓慢向下,消费相对平稳,贸易顺差扩大。在投资方面,中国经济在2014年经受住了房地产投资滑坡式下行的冲击,2015年,房地产投资将逐渐趋稳,但由于基数原因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制造业投资仍将受制于工业生产去产能过程中的低迷状况,继续缓慢下行;而基建投资将成为支撑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总体来看2015年投资增速将下滑,但下行幅度将更为平缓,预计增速将在13.5%左右。

      投资重点在调结构惠民生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投资,并非只是政府出钱,它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融资。这就是说,除政府投外,还要与政策性金融、债券、基金、保险等资金协调配合,着力撬动民资和社会资本,着力解决“谁来投”和“怎么投”的问题。

       关于2015年基建投资的重点会倾向哪些领域,据国家发改委的表示,一方面,着力推进重大投资工程包建设,已经确立的“7个工程包”要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接下来发改委还准备推出新的工程包。另一方面,要用好管好预算内投资,加大重点领域的投入。同时,投资向农业水利、中西部铁路、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生态建设、民生、老少边穷等领域和地区倾斜,也就是说,“调结构、惠民生”是重要前提。
责任编辑:吴越 

评论 (0

成功提示

错误提示

警告提示

TOP